继08年4月于北京成功举办北方地区德语青年教师培训之后,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南京大学、歌德学院联合再次携手,于10月23日—26日,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2008全国(南方区)德语专业青年教师培训”。
本次培训分别邀请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TU Berlin、DAAD、同济大学(按报告顺序排列)8位中外专家担任讲师,就基础阶段教学法、教材处理方法、专业四级考试等主题与参训教师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来自南方地区29所院校的40位年轻教师参与培训。
| |
贾文键教授宣读专业规范要求初稿 | 孔德明教授介绍专业四级考试现状 |
贾文键教授首先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宣读《德语专业建设规范要求(初稿)》,解答疑问并征询在座青年教师的意见建议,随后又详细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抓基础阶段专业建设上思路和方法。
南京大学孔德明教授针对目前很多基础阶段教师十分关心的“全国大学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专门准备了关于2008年以及往年专业四级考试的成绩汇总以及结果分析。深入分析了目前专业四级考试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足、突出弱势,教师今后教学需要加强的项目,同时也向很多新近开设德语专业的院校说明报名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要求和报名方法。
| |
黄慧芳教授与教师们交流教学经验 | 与会教师认真听取报告 |
24日下午,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郭铭华教授,结合目前国内德语专业广泛使用的教材《当代大学德语》,介绍她多年教学中的使用心得和课堂上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随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黄惠芳教授,总结自己数十年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传授如何培养学生打下扎实语言功底、全面培养语言能力的方法。两位经验丰富的教授,倾囊而授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一些诸如“如何回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课堂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生动鲜活的教学经验实例,引起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25日可谓“外籍专家日”。上午,由歌德学院邀请来华讲学的来自TU Berlin的教学法专家Dr. Angelika Loo女士,以教师们常用教材的一课为例,引导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授课规划,科学备课。蕴含了先进教学法的许多新方法、新形式令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 |
DAAD专家Michael-Nerlich介绍《当代大学德语》教材 | Uta-Ettel女士报告中与教师们互动 |
充分的备课、卓有成效的课堂,必须建立在熟悉、正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下午,DAAD的教材编写专家,《当代大学德语》的主编之一Michael Nerlich先生到现场,介绍教材编写思路,并详细说明教材中每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培养何种语言能力,以及应该以怎样的顺序、何种方法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听说训练》分册的作者Uta Ettel女士随后也教授年轻教师上好听说课的诀窍和灵活使用《听说训练》的技巧。不少年轻教师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仍有一定困难,教材作者亲自现身说法,为教师们答疑解惑,听取教师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教材的意见,不仅大大提升了教材的使用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教材更多活力。
26日,同济大学德语系的黄克琴教授向青年教师们介绍了同济大学数年来“项目教学”(Projektarbeit)的经验与成果。学生们合作完成了德语动词电子词汇表、社会调研报告、德国名人录……在座的教师无不被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与活力所折服。
虽然诸位参会者由于日程,不得不遗憾地放弃假期,但是无论讲师还是听众都表示此次培训意义重大,受益匪浅。年轻教师在这次培训中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高超的专业水准,使我们对未来的德语教学充满信心!